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工作动态 |
资助育人:薪火相传,感恩相随——化工学院受助学子爱心回报母校
发布时间: 2018-04-11  作者:  浏览次数: 328

312日,新学期刚开始不久,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刘芳含接到来自新疆的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对方表示自己今年还要继续以个人名义为学院的贫困生捐款,这些话让人心头一暖。而在这件事的背后,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20173月,化学工程学院团委收到一封来自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昌吉市的邮件,打开这封《写给母校的一封信》,“常怀感恩之情”六个字映入眼帘。

“毕业工作半年有余,时常怀念在学校的时光,也经常想起那些在我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的同学老师。上大学的时候就在全班面前说过毕业后会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和学校,现在自己的愿望终于可以得到实现。”

“希望考上大学的每名学子都能完成自己的学业,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信件落款是我校2016届应用化学专业国防生兰文辉,他在信中提出每年资助学院大一贫困学子1000元人民币。目前,兰文辉在新疆昌吉军户农场飞机场任职工作,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受助于困,回报于行

兰文辉的父亲在其高二暑假遭遇车祸不幸身亡,父亲的离去对整个家庭造成了沉重打击,他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考上大学,在很多人的帮助下才得以顺利完成学业。现在他计划每学年向学院捐助人民币1000元,给予那些积极上进、学习成绩优秀的大一贫困学生一定的帮助。

兰文辉在信中说到,大学刚入学时,后备军官学院院长谭书臻老师了解到他的家境困难,为他申请了1000元的助学金;大一时的辅导员杨超老师详细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后,为他争取到了学院唯一的王振涛慈善基金名额;班级同学在得知他的情况后也对其非常支持,他每年都能获评国家助学金。“同学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让我终身难忘,心中十分感谢他们的无私帮助。现在自己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就要履行自己大学的诺言。”兰文辉如是说道。

感恩于怀,责任于身

在与兰文辉沟通过程中,兰文辉想回馈母校的想法十分迫切,多次主动与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陈奇电话沟通。考虑到兰文辉刚参加工作不久,家里还有母亲需要照顾,陈奇建议兰文辉等工作和生活都稳定下来再说,这样自己的压力也会小一点。但兰文辉却多次打电话给陈奇,表达自己想要回报母校的意愿。他说自己工作还算稳定,家里也很好,自己也没有太多用钱的地方,能攒下钱。

20173月份新年结束,刚一开学,兰文辉就打电话联系陈奇,再次提出资助的事情。化学工程学院的辅导员们被兰文辉的这种热诚之心感动了,在化学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徐光辉、辅导员陈奇、刘芳含等人的沟通下,资助工作的事情最终落实了下来。每学年秋期学期,学院将兰文辉捐助款项纳入化蕴公益基金,以化蕴奖学金的形式,为家庭贫困、有上进心、学习成绩优秀的大一学子资助1000元人民币。

助人以金,励人于心

化工学院对兰文辉回报母校的行为十分感动,当问及他对受助学生的期望时,他回答:“希望你们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家庭情况,可以不用向别人说出来,但自己心里不能逃避,因为这就是事实,要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同时,大家要知感恩,懂回报。”

提到自己回报母校的初衷时,他说到:“从个人层面,我是希望改善他人对受助同学的偏见;作为受助学生的一员,我想帮助大一刚入学时生活窘迫的贫困学生,因为我也曾经历过这样的处境,我能理解他们生活的难处和内心的压力。”他也提出建议,即希望学校更多思考关于让贫困学生正视贫困、树立自信的做法,让贫困学子对学习和生活更加有信心,更加积极阳光地面对今后的人生。

学校一向倡导学生资助工作的立体性、传承性和双线性。资助不仅要在经济上通过各项资助政策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更要从精神上教育学生自强自立,知感恩,懂回报。兰文辉同学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为我们展现了感恩与善行的力量,希望这种力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化工学院刘芳含 魏孟吉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资助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